內容
2015年3月
上一頁 下一頁
研究發現有望延緩阿爾茲海默症
葉玉如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可以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新分子靶標,有機會進一步開發成為治療該症的新藥。

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退化病,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人士。患者的徵狀包括記憶、推理與判斷能力逐漸衰退,以及活動能力降低。隨著患者身體功能喪失,甚或導致死亡。2009年,香港約有103,000名阿爾茲海默患者,預計2039年,患病人數達332,000人。目前雖有不少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療法,但未有根治的方案。科大的最新研究發現,可望改變現況,為患者與家屬帶來希望。

科大理學院院長、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及其研究團隊投入這方面的研究超過10年。早前他們從中藥鉤藤中識別出一種分子,證實能夠抑制EphA4蛋白過度激活。EphA4是存在於腦神經細胞表面的蛋白,過度激活時會引致學習與記憶能力受損。

葉教授在科大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研究結果有助控制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早期異常變化,並且延緩病情。」

研究團隊以兩組老鼠為實驗,一組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另一組沒有患病。結果顯示持續服食自鈎藤中分離的小分子鉤藤鹼的老鼠,三至四個月後,記憶力有所改善。

葉教授預計利用該小分子化合物研發新藥,需時五至十年。團隊未來會尋求與藥廠與醫學院合作。葉教授不建議患者自行食用鉤藤。她直言:「鉤藤僅含微量鉤藤鹼,不足以達到治療效果。」

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去年7月份出版的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此項目與化學系黃旭輝教授合作研究,並得到創新科技署、香港研究資助局及何善衡慈善基金會的支持。
 

葉玉如教授。
從中藥化合物庫中鑒定出的小分子鉤藤鹼,與阿爾茲海默症的新分子靶點EphA4結合。